8月4日,上海徐家汇站最高气温达到40.4℃,刷新申城今夏最高温纪录。上海气象部门称,申城下周仍在副热带高压的掌控之下,周前期高温仍旧猛烈,最高38-39℃,周后期略有缓和,但也有35-37℃。
眼看“烧烤模式”还将持续一段时间,有些年轻人也不闲着,纷纷迎热而上,忙着“晒背”,还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“晒背”的战果。有些人则利用一年当中的“最佳时机”,忙着运动减肥,说这样“掉秤快”。真相究竟如何?
[三类人群不适合“晒背”]
维生素D是人体一种必需的维生素,人体不能自行合成,是通过日晒或食物摄入获得。晒太阳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,弥补饮食中维生素D不足的缺陷,但并不能保证可以预防骨质疏松。另外,晒太阳也有其害处——紫外线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,长期积累的紫外线照射还会导致皮肤干燥和衰老。也有相关专业研究机构建议:“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的太阳,每周晒两次(不用防晒霜)、每次5到30分钟”。
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周扬介绍,三伏天晒背并不是适合所有人,还是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加以选择。周扬指出,一般而言,有三类人群并不适合:一是体质属于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的人群;二是有基础病的人群,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的人群;三是老年人和儿童,既易晒伤也容易中暑。
周扬还提醒:晒背前要先进食,若不吃饭,晒背出汗加上气温高,很容易低血糖,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。晒背时,应该穿上防晒衣或者在皮肤上有所覆盖,不能直接让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皮肤,否则很可能引发日光性皮炎。在晒太阳的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分,不可直接暴晒头部;晒完后,最好在阴凉处,避强风冷水,等汗停了再进入空调房。若是刚晒得热火朝天,马上进入空调室内,整个阳气就会被闭阻,出现胸闷恶心呕吐,这是暑热闭阻而无出路导致。如果在晒背过程出现任何不适,都应该立即就医,防止热射病的发生。
[掉秤多可能是水分流失所致]
有观点认为,三伏天人们新陈代谢活动旺盛,食欲下降,这段时间减肥事半功倍。这种说法科学吗?其实不然。就医学统计数据来看,季节与减肥并没有较强关联。现实生活中,人们三伏天锻炼后体重下降率确实比平常要多些,这往往是出汗较多、身体水分流失所致。补充水分后,体重又会反弹。如果过度盲信伏天减肥效果,在天气炎热情况下过度运动和节食,反而更容易引发中暑、电解质紊乱以及脱水等症状,威胁健康甚至生命。
张鹏表示,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治疗,应采取分层策略。如果仅是超重,通过调整生活习惯、增加运动,可使体重降低甚至回归正常。但如果达到肥胖程度,也就是超出标准体重上限达10公斤以上,就属于疾病,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。
目前医学减重可以分为三种治疗手段:
一是医学营养治疗。在医生指导和监督下制定低热卡饮食方案,但需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、不饱和脂肪酸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以及水分和膳食纤维。根据个人身体健康情况,在专科医生指导下,合理选择使用个性化的“16+8”限时饮食“5+2轻断食”“地中海饮食”“生酮饮食”等手段。
二是药物治疗。其核心在于有效和安全,关键是规范使用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的药物,谨遵医嘱。
三是微创减重手术治疗。一般针对中、重度肥胖症患者,尤其已经因肥胖而导致其他疾病的患者,会建议手术治疗。目前减重效果可靠、安全性有保障、在全世界范围内施行最多的手术方式有胃袖状切除术和胃旁路术。
专家提醒,夏季减肥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及电解质,保证身体不脱水。此外,运动强度应适当降低,单次运动时长也要相应缩短、量力而行。对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,三伏天运动更要谨慎。
[“三伏贴”并非治病“万能贴”]
炎炎夏日闷热难耐,不少市民尝试通过拔罐、刮痧等传统疗法,促进血液循环,排出体内的湿气。“三伏贴”更是作为中医“冬病夏治”的经典疗法,受到养生人士的追捧。
目前,“三伏贴”没有统一的配方和配比,市场上有部分产品标注的是“健”字号,也有产品标注是“械字号”“药监备案”等。
“三伏贴”是中医冬病夏治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,不是所有人都适合,更不能自己随意贴敷。贴敷不同穴位有不同作用,不同疾病要贴不同穴位,所需要的“三伏贴”数量及贴敷时间都不一样。
患者究竟是否适合贴“三伏贴”、怎么贴才有效等,需到正规医疗单位经医生“望闻问切”等一系列诊断流程才能综合判断。例如,所贴敷的部位皮肤有创伤、溃疡,或者对贴敷材料本身过敏,就要慎重使用,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要慎用三伏贴。此外,有某些急性传染病,或糖尿病、血液病、严重心脑血管病等患者,更需医生综合判断施用。
专家建议,市民选择和贴敷三伏贴要到正规医疗机构,千万不能依据自己的判断,去网络上任意购买、随意敷贴。
作者|郜阳
编辑|钱文婷
图片|李铭珅金旻矣采访对象供图
责编|王蕾